小王剛開了一家小型貿易公司,專做進口零食生意。最近他看到一批國外的網紅餅干特別火,準備引進到國內試試。可當他報關時才發現,這些餅干需要繳納一筆不小的關稅,直接影響了他的成本和利潤。
關稅,其實就是一種“過路費”。當進口商品進入我們國家,或者出口商品走出國門時,政府都會收一筆錢,這筆錢叫關稅。

比如小王從國外進口的餅干,每箱成本是50元,交了20%的關稅后,餅干的成本就變成了60元。這個“20%”的稅率,就是關稅。
假如國外的牛奶很便宜,一升只賣5元,而國內牛奶的成本是8元。如果沒有關稅,大家都去買國外牛奶,國內的奶農可能就會虧本甚至關門了。所以政府通過收關稅,把國外牛奶的價格提高到10元,這樣國內奶農也能賣得出去。

我們國家每年進口很多原油、機械設備等商品,收取的關稅就是一大筆錢,這些錢可以用來修路、建學校、發展醫療事業。
如果一件國外的羽絨服原本賣1000元,加上20%的關稅后,價格變成1200元。這會讓國內價格800元的羽絨服更有競爭力,大家更傾向于買便宜的。

如果政府對國外鋼鐵征收高額關稅,國內鋼鐵企業的訂單會增加,就業率也會提高。反之,如果關稅過低,國內鋼鐵企業可能面臨倒閉,工人失業率會上升。
像美國這樣的經濟大國,進口商品多,收關稅的方式可以影響全球價格;而像一些小國,可能只能被動接受別人的政策,話語權較少。
本文鏈接: http://m.lhjgz.net/mfwz/1170.html 未經授權,禁止轉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