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外岡鎮葛隆村的村民董荷娣在翻修老房子時,意外發現了一塊古老的木匾。這個木匾上刻著巡撫鹽漕部院官鹽等字,雖然經歷了百年風霜,但依舊散發著古樸的氣息。
在江南的一個小村子里,村民董荷娣正在修繕她家的老房子。她無意中在閣樓的角落里發現了一塊看起來很古老的木匾。這塊木匾上刻著巡撫鹽漕部院官鹽等字樣。她心想,這或許是個重要的東西,于是趕緊將它送到了村委會。

嘉定博物館的專家初步鑒定,這塊木匾可能是清朝光緒十八年(1892年)頒發的。它像今天的營業執照,給鹽商用來合法經營。木匾的右上角寫著“兩浙江南鹽運使司于光緒十八年詳奉”,這說明這個牌匾是官方認可的。當時的清政府非常重視鹽業,鹽商必須獲得官府頒發的牌匾才能合法經營。這塊木匾記錄了當年鹽商沈泰來的經營許可。

巡撫鹽漕部院:這是清朝政府專門負責鹽業監管的機構。可以理解為是今天的工商局負責企業的營業執照發放。
鹽運使司:當時負責鹽業運輸和監管的部門,相當于今天的行業監管機構。
光緒十八年:這是清朝光緒皇帝在位的第十八年,即1892年。
此次發現的木匾不僅展示了清代葛隆村作為重要商業集市的地位,也反映了中國古代鹽業管理的重要歷史背景。如今,外岡鎮將加大對這些歷史遺產的保護力度,確保這些文化瑰寶能夠傳承下去。
本文鏈接: http://m.lhjgz.net/mfwz/695.html 未經授權,禁止轉載。